《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典型题+考研真题+知识详解.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及练题.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章重点.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备考复习重点笔记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备考复习重点笔记整理 备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紧迫,重点在于梳理关键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期末考查往往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晚清与辛亥革命 (1840-1911) 这一时期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需要重点复习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意义。特别是要理解革命的爆发是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以及革命的失败对中国近代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中华民国初年 (1912-1927) 这段时期是民国时期的重要阶段,需要关注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及其发展;北洋政府的统治及其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早期发展,是本阶段的重点。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7-1949)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关键时期。需要重点复习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过程及破裂;国民党内政治斗争;十堰倡议、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了解土地改革的性质及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也是重要的考点。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1949至今) 虽然时间有限,但也要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历史事件,如抗美援朝、中苏争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有基本的了解。 重点关注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而言之,期末复习应以重点事件和重要人物为核心,注重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避免死记硬背,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认识。
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5-04-19
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