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典型题+考研真题+知识详解.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及练题.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章重点.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重点题与答案(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重点题与答案(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是一部充满矛盾与变革的历史。期末重点梳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思想与社会运动 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重点关注其对国民性的影响,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与失败。 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要理解革命的必要性,以及革命的复杂性和代价。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倡导民主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促进了思想解放。 二、 政治变革与国家建设 中华民国初年: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政府, 标志着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强调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深远影响。 国民革命: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 开启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 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自强运动: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强运动, 发展经济, 提高军事实力。 土地问题: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矛盾之一。 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四、 近代中国的特点与意义 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近代人民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 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发展。 思想解放的进程: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请注意:以上内容旨在概括主要方面,详细内容需根据具体考试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5-04-19
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