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典型题+考研真题+知识详解.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及练题.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章重点.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历史。理解其纲要,对于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脉搏,以及理解当代中国面临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关键纲要进行梳理: 一、政治思想的转变 晚清的政治腐败与危机: 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清朝的政治腐败和军事落后,加剧了社会矛盾。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进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但未能改变清朝的政治体制,反而加深了社会矛盾。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1861年,奕訢发动“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改造中国。1898年,光绪帝发动的“光緒维新变法”也未能改变清朝的政治体制,反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1899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成立同盟会,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二、社会经济的变革 清朝的社会经济特点: 清朝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有所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人口的增长,中国农民的地位日益恶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中华民国的经济建设: 中华民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包括改革银行制度、发展铁路、建立工部等。但由于政治腐败和内战的不断,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三、文化思想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组织了中国共产党。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理论指导和组织力量。 国共合作与内战: 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进行北伐战争。但由于双方在政治理念和道路上的差异,国民党最终发动反革命战争,迫使中国共产党退出政治舞台。 五、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四平军等武装力量,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军队爆发了内战。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而言之,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充满曲折和变化的历史。了解这些关键纲要,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并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和方向。
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5-04-19
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