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典型题+考研真题+知识详解.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及练题.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章重点.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学习笔记+重点知识点汇总及考点解析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学习笔记+重点知识点汇总及考点解析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一个变革与动荡的时代,理解其发展脉络对于把握中国历史的走向至关重要。以下总结了《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重点知识点,旨在帮助学习者高效掌握核心内容。 一、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40-1895) 这一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主要特征是: 鸦片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以英国为首的列强通过武力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反清、反资派的性质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 洋务运动 (1861-1895):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指导思想,兴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教育机构,但最终由于政治腐败,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二、 自强求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1919) 戊戌变法 (1898-1901): 康有为、梁庆初等维新派试图通过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挽救中国危亡,但最终失败。 义和团运动 (1899-1909): 以响应洋务运动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原”思想为旗帜,反对外国教会,但由于其激进的性质,最终被清政府镇压。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工业、商业、交通等领域逐渐发展,但仍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 三、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1919)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梁启超等为代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落后,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 1919年,由于巴黎和会未承认中华民国,学生示威,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1928) 辛亥革命 (1911):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军事腐败和政治腐租,最终被国民革命军推翻。 五、 国民革命时期 (1928-1949) 这一时期涵盖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是现代中国历史的核心部分。 涉及十堰、井冈山、南昌、陕北等重要革命根据地以及对国民党内部分裂、国民革命军的失败等关键事件。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曲折的历史,通过对这些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展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5-04-19
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