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 要应对期末考试,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三十年(1949-1978年)进行速成复习至关重要。这段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基石。 **一、 革命文学与新文学的并存 (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紧密围绕着党的方针进行,涌现出大量歌颂新中国、赞扬革命的文学作品,例如毛泽东的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创作等。与此同时,“新文学”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以“揭露黑暗、批判现实”为主题,代表人物有老舍、巴金等。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创作方向,但都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学的使命感。 **二、 现实主义与“五四”精神的延續 (1957-1966年)** 1957年的“左翼文化运动”对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随后,文学逐渐回归现实主义创作,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矛盾、关注人民生活的作品,如张爱玲的《活着》等。这一时期的文学,更加关注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张力。 **三、 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影响 (1966-1978年)**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下,文学创作一度停滞不前,许多作家受到迫害,作品也遭到批判。然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涌现出一些具有反抗精神和真挚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历史的视角下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结:** 期末考试重点应围绕以上三个时期展开,理解每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品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务必掌握“新文学”、“文化大革命”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内容,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三十年进行系统梳理。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