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大纲 本课程旨在系统梳理中国现代文学(1898年至今)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其思想、风格和影响。课程将围绕核心阶段划分,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第一部分:启蒙与探索 (1898-1927)** 这一阶段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主要探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影响,以及反应主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重点关注包括:屈婉容《离骚》、《春声》、《爱莲曲》、郭沫若《黄河颂》、梁实秋《百草园杂文》等作品,以及新词派、新月派的兴起及其特点。 深入分析其批判传统文化、拥抱西方思想的努力,以及对现实的关注。 **第二部分:新文化与五四运动 (1915-1927)** 这一阶段,五四运动为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重点研究:胡绳的《海阔凭鱼跃》,周而复的《小目标》,以及胡 Shih-yuan的《吾爱中国》等作品,以及各种思潮——如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的相互作用。 强调对社会矛盾和革命斗争的反映。 **第三部分:多元发展与左翼文学 (1927-1949)** 包括左翼文艺运动、国民艺术双月刊、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涌现。 研究: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等作品,以及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和现实主义精神。 **第四部分:新四五文学 (1949-1976)** 研究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关注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主题,包括: 诸如王蒙、 顾小参的作品、 以及对新中国建设的积极反映。 **第五部分:当代文学 (1976至今)** 对当代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探讨现实主义、 实验主义等多种创作风格的出现及其意义。 重点关注反映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文学作品。 本课程将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讨论和写作作业,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最终为深入理解中国文学的根源和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大纲 #重点 #期末 #重点内容 #文学史 #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