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doc下载_53页_其他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doc下载_53页_其他 (以下内容根据搜索词条和下载文档提供的信息进行创作,字数控制在100-500字之间)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启蒙阶段(戊戌变法前后)、新文学阶段(二甲运动、新文化运动)、青年革命阶段(五四运动至抗日)、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后、改革开放至今。 **一、启蒙阶段(1898-1911):** 这一阶段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主要以新语派为代表,如梁启超、陈独秀等,致力于通过文学改造国民思想,宣传西学,批判旧体制。代表作有《新语》,提出了“用语要如刀似电,能刺痛人民的眼睛,能刺痛人民的神经”的口号。 **二、新文学阶段(1917-1925):** 二甲运动、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的变革。涌现出黄িলা、张端、徐志摩等作家,探索白话文写作方法,反对文言,追求个性解放。 **三、青年革命阶段(1926-1949):** 五四运动后,青年作家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文学内容和风格更加积极向上,反映了新民主主义思潮。 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郭沫若、胡绳等。 涌现了大量反映工人、农民生活和革命斗争的作品。 **四、建国初期(1949-1966):** 文学创作以反映新中国建设为主题,积极向上的风格,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文学创作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风格受到限制,涌现出大量歌颂革命的文学作品。 **六、改革开放至今:** 文学创作内容更加多元化,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各种情感和思想。 (本文件为复习笔记,仅供参考。请各位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深入学习。)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