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册 (豆瓣)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四版)上册,作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的重要参考书,涵盖了从新文化运动到2018年这一百余年的文学进程。其内容体系完整,既有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与革新,也呈现了不同时期文学思潮的变迁与发展。 早期(1915-194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起点,涌现了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这一时期,文学家们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思想,批判旧的封建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代表作家如鲁迅、周而复、郭沫若等,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愿望,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后,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子夜》、巴沟的《小二黑》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苦难。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和政府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作家们创作反映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老舍的《骆驼祥起》、巴金的《家》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的奋斗精神。 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文学创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社会复杂的发展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版教材在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了重要作家和作品,也对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书对文学发展的历史,以及每个时期产生的思想和风格都进行了不错的总结,是想要入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最好选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