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 重点整理

## 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 笔记 - 重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核心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潮影响下,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文学运动。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新文化运动与本国文学运动 (1898-1920s)** * **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传入,民族危机加深。 * **代表人物:** 康有之、薄青、沈从文等。 * **主题:** 反封建思想,改造国民性,探索民族文化的新途径。 * **特点:** 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表现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风格多为散文、诗歌,理论探索尚不成熟。 **二、新文学运动 (1920s-1930s)** *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借鉴。 * **代表人物:** 郭沫若、周锡华、劳与乐、秦元春等。 * **主题:** 探索现代文学的题材、风格和形式,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 **特点:** 探索现代性,题材多样化,对现实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反映,文学风格开始形成。 **三、左翼文学运动 (1930s)** * **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文学创作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代表人物:** 鲁迅(早期)、茅盾、巴山雪·太郎等。 * **主题:** 强调文学的阶级性,服务于革命,反映工人农民的苦难生活。 * **特点:** 关注社会底层,批判封建社会,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和批判精神。 **四、五四运动后文学 (1919-1920s)** * **背景:**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思潮进一步发展,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 **代表人物:** 梁实秋、高行健、陈植凤等。 * **主题:** 反对帝国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关注社会问题。 * **特点:**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核心的时期和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脉络非常复杂, 涵盖了众多作家和作品,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理解其深层内涵。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重点笔记 #现代文学史 #经典文学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