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每章重点笔记.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复习题.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复习要点.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复习题.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答题要诀.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后习题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笔记课后习题详解.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核心笔记.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2023版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10道常考论述题
2023版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10道常考论述题速成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法治则构成了其根本保障。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以下列出10道常考的论述题,希望能帮助你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1. **“道德是人类的灵魂,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请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体现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基本关系。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法律则是规范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工具。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道德的缺失会导致社会混乱,而法律的缺失则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失控。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法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平等” ,请结合实际阐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群体在法律面前可能存在不平等现象。例如,弱势群体在寻求法律救济时,可能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获得公平的待遇。因此,在保障法律平等的同时,要关注特殊群体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来。 3.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人民”,“法律的本质是服务人民” ,请结合阐述。**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人民,即法律的制定、解释和执行,都需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法律的本质是服务人民,即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在制定法律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在执行法律时,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法律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人民。 4. **“法律可以规范行为,但不能决定道德” ,请结合阐述。** 法律主要规范行为,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防止其危害社会。但道德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要求,是社会成员对善恶、对正义的判断。法律可以禁止某些行为,但不能强制人们具备道德品质。 5. **“法律的公正性是法律权威的根本” ,请结合阐述。** 法律的公正性是法律权威的根本,即法律的公正性,能够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如果法律本身不公正,那么法律的权威就会丧失,社会成员也就不愿意遵守法律。 6. **“法治不是凌驾于道德之上,而是在道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请结合阐述。 这句话强调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并非对道德的否定,而是要在尊重和发展道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以道德为指导,以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为目标。 7. **“法律的监督机制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阐述。 法律的监督机制包括司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等,这些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制约权力,防止法律被滥用,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 8.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治的重要基础”**,请结合阐述。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是公民尊重和遵守法律的基础。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对于促进法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9. **“立法机关的责任是实现法治的关键”**,请结合阐述。 立法机关是制定法律的机关,其责任在于制定出公正、合理的法律,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10. **“法治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请结合阐述。 法治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即通过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请记住,学习法律不仅要掌握法律条文,更要理解法律的本质和价值。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