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笔记整理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自考备考,核心在于把握几个关键时期及其代表作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期(1918-1926年):** 这一时期是新文学运动的开端,代表人物有沉思、郭沫若等。 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学逐渐开始关注现实问题,追求个性解放。 标志性作品有《祝福》、《青春正行》等。 这一时期注重“新语”的探索,致力于改造国民思想和文化。 **二、青年期(1927-1937年):** 随着国共分裂,文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出现了“林语堂派”、“胡兰耕派”、“朦胧派”等不同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茅盾、巴金、老舍等。 这一时期,小说形式不断发展,探索了现实主义的各种表现方式,关注社会矛盾和底层人民的生活。 **三、抗战时期(1937-1945年):** 民族危机激发了文学创作的热情,涌现出大量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 关汉卿、张爱良等作家以其作品反映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的决心。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四、解放后初期(1949-1965年):** 新民主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内容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为主题。 鲁迅的“文以载道”思想影响深远,茅盾等人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受到政治思潮的深刻影响,表现形式也受到限制。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六、新时期(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掌握好这几个时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是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点。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