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及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解析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参考书,其价值在于对传统史料的梳理、对文学思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作家生平的细致考证。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地描绘了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脉络。 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一、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的开端 (1915-1926)** 这一时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西方现代文学的传入以及“新语”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关注郁达夫《斗争》、梁实秋《田园偶书》等作品,它们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思想的吸收以及对现实的关注。 **二、前身文学与胡风思潮 (1927-1937)** 九一八事变、北伐战争等历史事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强调了“前身文学”的重要性,剖析了胡风的“口语化”思潮,以及其对文学创作的革新。 **三、抗战文学与模范文学 (1937-1945)** 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激发了文学的创作热情。本书详细阐述了以田汉、老舍等作家为代表的“模范文学”的特点,即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人民生活,具有极强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四、解放后文学的探索 (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紧紧围绕着政治主题,强调“为人民服务”。书本重点分析了“四人组”的创作,以及“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其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逐。 **五、改革开放后的文学 (1978-1989)** 改革开放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书对“新浪潮”等思潮进行了分析,并关注了诸如张爱玲、王蒙等作家在这一时期作品的特点。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通过对关键历史事件和文学思潮的深度解析,帮助读者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变迁,并能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洪子诚 #笔记 #重点解析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 #重点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