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全国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全章节)
全国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全章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复习资料的核心在于对中国文学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第一部分: 绪论与近代文学的萌芽 (1840-1911)** 这一阶段,西方文化的传入,特别是《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作品的翻译和改编,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探索。张<0xE8><0xAC><0xA2>、何墨、譚嗣同等人的文章,反映了对民族危机的深刻认识和对救国救民的渴望。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以报刊为主,内容多为评论、议论,如梁启超的《清议报》、陈独秀的《镜报》等,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第二部分: 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的兴起 (1912-1927)** 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席卷而来,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旧文化。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出现了“新吾主义”、“新史学”等思潮,文学形式也逐渐变革。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陈学生、郭沫若、胡适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现代文学的道路,如《呐喊》、《彷徨》、《物华天子》等,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 杂文运动与左翼文学的出现 (1927-1949)** 国共分裂后,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杂文运动兴起,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通过犀利的笔锋,揭露了社会矛盾和国民劣根性,推动了现代文学的批判精神。同时,左翼文学也蓬勃发展,代表人物有茅盾、巴金等,他们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反映了社会现实,如《子夜》、《人民公社》等。 **第四部分: 文学创作的多元化与抗战文学 (1937-1949)**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创作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如《亮剑》、《青春》等,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以上内容涵盖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所有重要章节,是自考00537顺利通过的必备复习资料。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