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通常指19世纪末到1949年国民政府内迁之前的文学发展历程。它并非简单的延续,而是以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为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思潮融合,寻求自身定位的探索与实践。 **一、萌芽期 (1898-1917)** 这一阶段,以反应新思想、批判旧制度为主要特征。孙中山的“新语”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开端,之后出现的《语丝》、《剑溪》等杂志,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法学思想。胡适的《写给中国的信》和张荫麟的《中国思想史》也对中国文学的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新文学运动 (1918-1923)** “新文学运动”是新文学运动的简称,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以陈北极、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作家,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文风,大胆采用现代文学技法,创作了《孔乙己》、《柳传志》等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形成。 **三、青年海派文学 (1920年代中期-1927年)**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以周作人、郭沫若、 윤치수等为代表的作家,创作了《时代》杂志,致力于塑造具有现代精神的“新贵族”形象,作品风格精致、典雅、具有浓厚的世俗气息。 **四、左翼文学运动 (1927-1936)** 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开始出现左翼文学运动,以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批判社会弊端为主题,创作了《狂人日记》、《晓》、《与子偕老》等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五、杂文体和地域文学 (1930年代)** 这一时期,除了上述主要流派,也出现了一些以杂文为主的文学作品,同时,北京、广州等地也涌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本复习资料旨在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发展阶段和重要作家,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复习 #现代文学史 #文学史资料 #中国文学史 #上卷 #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