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通常指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这一三十年间的文学发展历程。这段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思想的转型,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以及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动。复习重点应围绕以下几个关键时期和代表作家展开: **一、新文学时期(1918-1926)** 这一时期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以陈忠实、郭沫若、周 Henley 等人为主导,积极探索西方现代文学形式,如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模写主义等。代表作品有《孔乙己》、《任识》、《边城》等,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独立和发展。重点关注其对西方文学的吸收与批判,以及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1926-1937)** 此阶段文学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文学团体,如“一太一太”等,促进了文学思想的交流和创新。 重要的作家包括鲁迅,其“新文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抗战文学时期(1937-1945)** 民族危亡的背景下,文学创作更加具有战斗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要的作家有老舍、巴金、 萧红等,他们的作品关注底层人民的苦难,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解放后文学时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强调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关注国家建设和人民解放。 这一时期,出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青春改造队》、《记事本》、《当雄飞飞翔》等。 **五、总结与考点把握**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每个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关注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并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 尤其要熟悉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掌握重要文学思潮的演变过程, 并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练习。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