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文学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变革与探索的伟大史诗。其核心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冲击,以及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吸收与批判。 **一、 绪论与前身 (19世纪末 - 1919年)** 这一时期是现代文学的酝酿期。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等政治变革,为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土壤。现实主义文学占据主导地位,关注民生疾苦,代表人物有夏દય、沈从文等。关注新思想新潮流的,如梁实秋、周而复等,为现代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 新文学的兴起 (1912-1927年)**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真正开端。这一时期,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涌现出新文学运动、杂剧运动、小说运动等多种文学运动形式。代表作家有: * **胡绳、郭沫若:** 早期新文学的先驱,具有批判精神。 * **周作人、郭沫若:** 杂剧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戏曲进行了大胆创新。 * **巴金、老舍:** 新市民文学的代表,关注社会现实,批判黑暗。 **三、 青年一代的探索 (1920年代 - 1930年代)** 此阶段,北京文学逐渐形成,成为现代文学的中心。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 **茅盾、巴金、老舍:** 继续创作现实主义小说,反映社会矛盾。 * **郭沫若、徐志摩:** 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散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四、 战争与沉思 (1937-1949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学创作更加集中于战争题材和爱国主义主题。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如《青春改造队》、《柳浪清愁》等。 **五、 建国初期与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注重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本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的简要概述,更详细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