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总汇(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总汇(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为帮助自考考生高效备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精心编制了本知识总汇,涵盖了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关键时期,力求精简、重点突出,是复习备考的绝佳资料。 **一、 绪论与新文化运动 (1919-1927)** 本阶段是现代文学史的开端,对中国文学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人物包括梁实秋、陈植凤等新文学思潮的倡导者。 重点关注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学的冲击,以及新文学思潮的涌现——以《呐喊》、《彷徨》等作品为代表的白话文运动,以及朦胧诗的萌芽。 **二、 市场文学时期 (1927-1937)**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孙中山逝世后,文学创作进入了市场文学时期,以反映社会现实、批判国民性为主。 关键作家有周作人、郭沫若、秦元春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重点理解“新文化”的内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三、 国民革命时期 (1927-1937)** 由于国共分裂,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关注文学家对革命的参与,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关注鲁迅在文学、思想上的影响,及其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 **四、 抗战时期 (1937-1945)** 面对侵华日寇,文学家们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 了解徐志摩、张爱рованной等人的创作贡献,以及他们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此阶段的文学创作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呈现出思想僵化、形式单一的特点。 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的困境与挑战。 本知识总汇旨在帮助自考考生快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在备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祝您考试顺利!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