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 部分1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完整版】 - 部分1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复习,首先要明确时间跨度:1895年《新青年》的发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波澜壮阔,关键在于把握几个重要的文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 早期的现代文学,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以“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为代表,如周树人(郭沫若)的《木人》、梁实秋的《长河》等,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新思想的渴求。随后,“黑格尔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表现为文学风格的激进化,涌现了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胡兰成为代表的“新思潮”运动,试图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体系,但效果不佳。此后,出现了“文艺复兴”思潮,强调民族文化、强调对现实的关注,表现为以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 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等作品深刻揭露了国民革命时期的社会弊病,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封建思想的束缚。同时,二战期间,田汉、张爱玲等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战争和人民苦难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不屈。 总而言之,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关键在于把握不同思潮的兴衰、代表作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在考研复习中,要重点关注代表作的解读,并结合作者的思想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有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研复习 #完整版 #笔记 #中国文学史 #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