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一、二个十年) - 专业课考研资料,重点难点梳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一、二个十年) - 专业课考研资料,重点难点梳理 第一、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过渡期,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实验的时代。这一时期,文学从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追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传统。 **核心事件与作家** * **1919年-1928年:新文学运动**: 这一阶段,以陈南麓、胡绳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批判了旧文学的虚伪,提倡“文艺为人民”的理念,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重点包括对国民主义的批判、对西方思想的引进、以及对现实主义的探索。 * **1928年-1937年:新月派与左翼文学**:新月派(徐志摩、郭沫若等)在追求文学艺术表现力时,也融入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与此同时,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以周而复旦、秦元春等为代表,深入关注社会现实,批判黑暗势力。 * **1937年-1949年:战争文学与思辨文学**:抗日战争的爆发,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战争文学时期。 鲁迅、茅盾等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战争现实、歌颂爱国主义的作品。同时,也出现了思辨文学,如毕昂的《理想与现实》等,对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伦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重点难点** * **“文艺为人民”的实践**: 理解“文艺为人民”的含义,并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元发展**: 认识到新文学、新月派、左翼文学等不同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战争文学的艺术价值**: 分析战争文学在反映历史事件、揭示人性弱点、以及表达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 **思辨文学的哲学思考**: 探讨思辨文学对人类存在、社会伦理等问题的批判性反思。 总而言之,第一、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点要结合历史背景,深入理解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并分析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