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复习资料
《方剂学》总结.pdf
《方剂学》重点复习资料(完美版).pdf
《方剂学》各章节习题.pdf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pdf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pdf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pdf
《方剂学》完整整理.pdf
《方剂学》重点(全).pdf
《方剂学》第七版课本歌.pdf
《方剂学》总结归纳.pdf
《方剂学》重点总结.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 方剂学,作为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形神兼顾”的原则,即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既要关注药物的形(味、性、寒热)功效,也要重视药物的神(气、神效)作用。考点梳理需要系统掌握236条关键内容,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辨证原则与基本学 核心在于“五候辨证”:春、夏、秋、冬、藏,对应着阴阳盛衰,气血生化变化。 其次,要熟练掌握“五味辨证”(苦、甘、酸、苦、辛、咸)和“五性辨证”(寒、热、温、凉、平)的运用,这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的过程亦需关注“形神兼顾”,即形效和神效的协同作用。 二、常用方剂的精髓 方剂学考点需要重点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主治、用法、功能及辨证应用。例如: 活血化瘀类: 桃木石散、丹桂妙投、当归饮子。 补气类: 人参丸、滋补固日汤。 祛风散寒类: 桂枝汤、麻杏石甘汤。 攻心散热类: 葛根芩连汤、银翘散。 安神定惊类: 郁金片、酸枣仁汤。 三、辨证应用及常见证型 深入理解常见证型,如风寒感冒、风湿无力、湿热内蕴、气虚自汗、脾虚食欲不振等,并结合方剂进行辨证应用是考试的关键。例如,风寒感冒中,宜以辛温解表,如桂枝汤;湿热内蕴中,宜以清热利湿,如葛根芩连汤。 掌握以上236条考点,是应对《方剂学》考试的基础。务必注重理论与临床的结合,灵活运用方剂,才能真正掌握方剂学的精髓。
展开
方剂学
2025-04-07
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