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中国现代文学史,通常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文学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冲击以及新思想新潮流的推动,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一、 萌芽期 (19世纪末 – 20世纪初)** 这一时期,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背景,出现了“新语”派、兴社派等文学团体,追求“西学”和“自强”。代表作家有梁启超、沈荩ং、张之洞等人,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报刊和杂志为主,探索民族精神的根源,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 探索期 (20世纪初 – 1920年代)**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的思潮深入人心。文学创作开始关注现实,表现民生疾苦。代表作家有周树人(柳传志)、郭沫若等,作品尝试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探索中国文学的创新之路。 **三、 发展期 (1920年代 – 1930年代)** 五四运动后,北京文学运动兴起,以胡适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提倡“文学改良”,注重文学的功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出现了田汉、赵树人等作家,他们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批判性。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成熟的开始。 **四、 鼎盛期 (1930年代 – 1949年)** 新四军文艺队、鲁南文艺小组等文艺团体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出现了茅盾、巴金、老舍等杰出作家,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着矛盾和变革的历史,它既有时代的进步,也有自身的局限,但无论如何,它都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视角。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