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备考指南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备考指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传媒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理解其核心脉络至关重要。备考策略应围绕以下几个关键时期的把握: **一、先秦时期(1912-1923):** 此阶段是新文学的开端,需要重点关注陈植、郭沫若、周荫清等人的作品,以及彼时文学思潮的兴起,如新文化运动、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熟悉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对理解新文学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 青年时期(1923-1927):** 这一时期是新文学的黄金时期。毛宗汉、张青、伦 dime、巴仲易等人的作品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理解北京文学的形成及其与社会政治背景的关联,是理解这一时期的核心。 **三、过渡期(1927-1937):** 这一时期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但文学作品依旧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了解林清玄、赵树理等人的作品,以及这一时期文学思潮的变迁,对把握文学史的整体脉络至关重要。 **四、抗战时期(1937-1945):**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以反映战争和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主,如老舍、巴金等人的作品。关注此时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倾向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备考建议:** * **系统梳理:** 按照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各个时期,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代表作和文学思潮。 * **关注思想:** 除了作品本身,也要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 **重视关键词:** 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胡适文化”、“泰戈尔影响”等关键词,以便在考题中准确理解和把握题目含义。 * **多做真题:** 通过做历年真题,熟悉考题类型和重点,提高解题能力。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