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自学考试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自学考试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复习,核心在于把握其发展脉络和代表人物。教材以1917年五四运动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将文学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即早期文学、新文化运动文学、现代文学、新文学、新左翼文学、文化大革命文学等。 早期文学,如沉郁之秋,反映了国民的忧国忧民情绪,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周而复等。新文化运动文学,则以反应新思想新潮流的文学作品为主,如梁实秋的《新文化论》,以及以孙中山思想为主题的作品。 现代文学阶段,重点关注毛宗汉、张爱рованной、徐志摩等人的作品,体现了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和改造,以及对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探索。此阶段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 新文学阶段,即“黑百合”运动,以周oyan、赵树介为代表,追求“反传统、反世俗、反自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左翼文学阶段,以鲁迅、茅盾为代表,关注社会现实,批判封建制度和国民劣根性,创作了大量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的作品。 文化大革命文学阶段,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文学创作受到极大的限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备考,需要关注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并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 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并能将这些文学作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成功备考的关键。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