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学霸英雄

2023年广西大学【617语言文学基础+829文学综合】考研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笔记

2023年广西大学【617语言文学基础+829文学综合】考研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其核心在于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变迁。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时期和代表作家。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的变革 (1915-1925)**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作家如梁实甫 “新堂诗社”倡导的“新语”运动,以及陈植凤、沈燮等人的积极探索,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石。同时,文学的题材也开始从传统走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文学形式上,西风的影响逐渐显现,例如对西方戏剧的借鉴和尝试。 **二、新文学运动与左翼思潮 (1920年代中期-1930年代初)** 此阶段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胡适的“新文学”运动,致力于通过文学改造国民性,提倡“改良”。 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则以其现实主义作品,深刻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关注社会矛盾。同时,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结合,推动了文学的革命性发展。 **三、左翼文艺运动与文化大革命 (1930年代-1966)** “左翼文艺运动”强调文学服务于革命,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然而,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干扰,思想观念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尽管如此,一些作家仍然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创作。 **四、新时期文学 (197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注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作家们运用各种文学形式,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总体而言,理解以上关键时期,并掌握代表作家的基本思想和艺术特点,是備考广西大学这门考研的关键。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研笔记 #广西大学 #617 #829 #文学史 #重点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需要更多大学科目复习资料和考证备考资料请前往 学霸英雄 下载获取,1万+资料等你来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可通过以下网盘链接获取!